字词 | 孝文帝 |
释义 | 孝文帝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10月13日~499年4月26日),汉名元宏,祖籍代郡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鲜卑族。南北朝时期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北魏帝国第七位皇帝,献文帝拓跋弘长子,母为李夫人。皇兴三年(469年),册立皇太子[1] 。皇兴五年,受禅即位,年号延兴。祖母文明太后临朝执政,着手推行一系列中央集权的改革。太和十四年(490年),孝文帝正式亲政后,进一步推动改革。整顿吏治,设立三长制,实行均田制;太和十八年(494年),迁都洛阳,全面改革鲜卑旧俗,进行政治改革,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处死太子元恂。一系列举动推动北魏经济、文化、社会、政治、军事等的全面发展,史称“太和改制”,有效缓解民族隔阂,对北方民族融合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太和二十三年(499年4月26日),驾崩于谷塘原行宫,年仅三十三岁,临终仍心怀“仰光七庙,俯济苍生”之志,追赠孝文皇帝,庙号高祖,葬于长陵。[2] 孝文帝的相似词 北魏孝文帝 宣武帝 魏孝文帝 太武帝 迁都洛阳 冯太后 文帝 北魏皇帝 隋文帝 文成帝 拓跋宏 周武帝 唐高宗 道武帝 文明太后 拓跋焘 宣帝 孝明帝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汉宣帝 北魏 元帝 孝文帝元宏 献文帝 光武帝 宋文帝 拓跋嗣 惠帝 孝武帝 高宗 相关查询 孝文峰 孝文山 孝文园令 孝文古碑 孝文化节 孝文帝元宏 孝文帝改革 孝文幽 孝文时 孝文本纪 |
随便看 |
天城网汉语字词典收录471290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汉语字词的翻译、注释及用法释义,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