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英语词典  汉语词典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搢笏
释义 搢笏

基本释义

[ jìn hù ]

1.亦作“搢忽”。插笏。古代君臣朝见时均执笏,用以记事备忘,不用时插于腰带上。《穀梁传·僖公三年》:“阳穀 之会,桓公 委端搢笏而朝诸侯。”范宁 注:“搢,插也。笏,所以记事也。”《墨子·公孟》:“公孟子 戴章甫,搢忽,儒服,而以见 子墨子。”毕沅 校注:“忽即笏字。”《穆天子传》卷一:“天子大服,冕褘帗带,搢曶夹佩,奉璧南面立于寒下。”清 吴伟业《吴门遇刘雪舫》诗:“新乐 初受封,搢笏登天廷。”

2.引申指朝见。明 董谷《碧里杂存·宝志公》:“圣祖 异焉,勅建 灵谷寺 ……命太常岁祭,行搢笏之礼焉。”

搢笏的相似词

出笏   肃揖   坛墠   备兹   壸范   加璧   彝章   牲币   斩牲   奋忠   卿尹   宾阶   奉圭   奉慰   司尊   受胙   早裕   于祀   陪隶   攸加   慰公   列庭   臣辄   射牲   汛扫   祭之仪   敬伸   五牢   褒典   庶克

相关查询

搢 搡水草 搡年糕 搡 搠思监 搢绅 搢绅先生 搣 搤 搥

随便看

 

天城网汉语字词典收录471290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汉语字词的翻译、注释及用法释义,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21-2025 tcity.net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25 23:2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