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朝集使 |
释义 | 朝集使 基本释义 [ cháo jí shǐ ] 汉 代,各郡每年遣使进京报告郡政及财经情况,称为上计吏。后世袭 汉 制,改称朝集使。《旧唐书·太宗纪下》:“贞观 五年正月癸未,朝集使请封禪。”《资治通鉴·陈宣帝太建十三年》:“帝谓诸州朝集使曰:‘房恭懿 志存体国,爱养我民,此乃上天宗庙之所祐……卿等宜师范之。’”胡三省 注:“《隋志》:每元会,诸州悉遣使赴京师朝集,谓之朝集使。”参阅 宋 王应麟《汉志考》。 朝集使的相似词 公筵 徽政院 赍敕 外藩宴 部铨 颁历 监库 常参官 详定 赐粟帛 光禄司 宴劳 计籍 典客署 侍仪司 宴赉 三署郎 閤门使 命宰 俸秩 条奏 武库署 吏部选人 郊礼 耕耤礼 诏减 犒设 簿帐 监当 遗官 相关查询 朝集 朝雅 朝雄 朝雁 朝雀 朝雍 朝雕 朝雨 朝雨浥轻尘 朝雪 |
随便看 |
|
天城网汉语字词典收录471290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汉语字词的翻译、注释及用法释义,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