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祠兵 |
释义 | 祠兵 基本释义 [ cí bīng ] 古代兵将出战,陈于近郊,杀牲飨士卒,谓之“祠兵”。《公羊传·庄公八年》:“甲午祠兵。祠兵者何?出曰祠兵,入曰振旅。其礼一也,皆习战也。”何休 注:“礼,兵不徒使,故将出兵必祠於近郊,陈兵习战,杀牲饗士卒。”王闿运《丁文诚诔》:“曾选士於 衡 湘,截 粤 餉以祠兵。”一说,祠兵即治兵。清 王念孙《读书杂志·汉隶拾遗》“泰山 都尉 孔宙 碑”:“第六行‘□□祠兵,遗畔未宁’,祠兵,即治兵也。《左氏春秋·庄八年》甲午,治兵,《公羊》作‘祠兵’,宙 传《严氏春秋》,故书此碑者,亦从《公羊》作‘祠兵’也。” 相关查询 祠典 祠共 祠儿 祠像 祠侧 祠典 祠内 祠内供 祠内塑 祠内立 |
随便看 |
|
天城网汉语字词典收录471290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汉语字词的翻译、注释及用法释义,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