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薯蕷 |
释义 | 薯蕷 薯蓣(学名:Dioscorea oppositifolia L.)是薯蓣科薯蓣属植物,缠绕草质藤本。块茎长圆柱形,垂直生长。茎通常带紫红色,右旋,无毛。单叶,在茎下部的互生,中部以上的对生。雄花序为穗状花序,长2-8厘米,近直立,2-8个着生于叶腋。蒴果不反折;种子着生于每室中轴中部。花期6-9月,果期7-11月。[1] 分布于朝鲜、日本和中国;在中国分布于河南、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贵州、云南北部、四川、甘肃东部和陕西南部等地。生长于山坡、山谷林下,溪边、路旁的灌丛中或杂草中。[1-2] 块茎为常用中药“怀山药”,块茎富含淀粉,可供蔬食;入药能补脾胃亏损,治气虚衰弱、消化不良、遗精、遗尿及无名肿毒等。[1-2] (概述图参考来源:[3] ) 薯蕷的相似词 炮薑 作湯 續斷 豬毛菜 蒼術 白術 肉蓯蓉 枸杞葉 生地黃 補腎益精 川烏 沙蔘 強筋骨 旱蓮草 棗湯 化濕 丹參 蟬蛻 加薑 辛溫 仙鶴草 絞汁 清熱涼血 氣味芳香 消食化積 滋腎 祛風濕 入腎 消腫解毒 訶子 相关查询 薯蔗 薯蔓 薯蓣酒 薯蓣粥 薯蓣科 薯藤 薯要 薯角 薯豆 薯身 |
随便看 |
|
天城网汉语字词典收录471290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汉语字词的翻译、注释及用法释义,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