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北齊 |
释义 | 北齊 北齐(550年~577年),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北朝割据政权,由东魏权臣高欢次子高洋所建,定都邺城。因皇室姓氏为高氏,故又称高齐。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六帝,于577年被宿敌北周攻灭,享国二十八年。东魏权臣高欢死后,长子高澄继专魏政,将篡未篡之时,被家奴刺杀。其弟高洋袭位,废掉东魏的傀儡皇帝孝静帝,于550年(庚午年五月戊午日),即帝位。国号齐,建元天保,建都邺(今河南省安阳市北至河北省临漳县南),史称北齐、高齐。[1-2] 北齐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盘,占有今黄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同时与其并存的王朝有西魏、北周(取代西魏)、梁、陈(取代梁,但只占有前者部分领土)等。北齐天保三年(552年)以後,北击库莫奚、东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3-4] 西平山胡(属匈奴族),[5] 南取淮南,势力一直延伸到长江边,这时北齐的国力达到鼎盛。武成帝昏庸好色,北齐国力大衰,不久去世,由后主高纬继立。高纬同其父昏庸好色,国政混乱,还诛杀名将斛律光。之后北齐被陈攻下淮南,并在577年亡于北周。北齐的核心主要为六镇流民及关东世族,[6] 其军力比较强盛。由于其源头六镇流民偏向鲜卑化以及统治者为鲜卑化汉人的原因,使得北齐主要提倡鲜卑文化。北齐的农业、盐铁业、瓷器制造业都相当发达,是同陈、北周鼎立的三个国家中最富庶的。北齐继续推行均田制,大体上与北魏相同,但也略有变化。 北齊的相似词 東魏 文殊般若經 遼代 開皇 東晉 十六國 酈道元 麥積山石窟 龍興寺 無量壽佛 唐開元 鞏縣 歷代名畫記 唐書 大曆 西晉 千華山志 兩晉 寫經 東壁 法書要錄 貞觀 佛畫 蘇轍 南漢 漢明帝 永樂宮 唐貞觀 鳩摩羅什 碑記 相关查询 北鼻来 北鼻们 北鼻与底儿 北鼻 北鼓 北齐 北齐东安王娄睿墓 北齐书 北齐二首 北齐后主 |
随便看 |
|
天城网汉语字词典收录471290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汉语字词的翻译、注释及用法释义,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