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佥议 |
释义 | 佥议 基本释义 [ qiān yì ] 1.众人的意见。多用于群臣百官。南朝 梁 沉约《授萧惠休右僕射诏》:“入副朝端,僉议斯在。”唐 白居易《中书舍人韦贯之授礼部侍郎制》:“仪曹之选,僉议所归。”《资治通鉴·唐玄宗开元六年》:“﹝ 宋璟 ﹞又奏:‘大理卿 元行冲 素称才行,初用之时,实允僉议;当事之后,颇非称职,请復以为左散骑常侍。’” 2.共同商议。《宋史·胡銓传》:“檜 之遂非愎諫,已自可见,而乃建白令臺諫、侍臣僉议可否,是盖畏天下议己,而令臺諫、侍臣共分谤耳。”《续资治通鉴·宋太祖乾德三年》:“先是 全斌 受詔,每制置必与诸将僉议,因是虽小事亦各为异同,不能即决。” 佥议的相似词 耆臣 官谕 迁秩 旌赏 贰卿 分颁 铨授 董率 檄委 邦计 尔阶 颁胙 励忠 各宪 京秩 申谕 特祀 表其门 漕帅 告养 命乡 分阃 抗章 督辕 四十员 饮宾 转详 官之制 覆准 益崇 相关查询 佥言 佥然 佥押 佥宪 佥壬 佥谋 佥谓 佥都御史 佥院 佦 |
随便看 |
|
天城网汉语字词典收录471290条汉语词条,基本涵盖了全部常见汉语字词的翻译、注释及用法释义,是语文学习的有利工具。